海岸与近海岩土工程新技术与新材料研发团队
部门: 发布时间:2020-06-18 浏览次数:

(一)团队介绍

团队致力于海岸与近海岩土工程新材料与新技术研发、隧道与管道工程、基坑与边坡、地基处理及基础工程监测、古遗址保护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依托福建省隧道与地下空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土木工程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结构工程与防灾福建省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与中铁建、中交建、厦门路桥、厦门市政等集团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

团队7名成员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均具有博士学位,4人具有海外求学经历。

近年来,团队成员主持完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课题、973国家重点基础研发计划委托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海外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泉州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等科研课题20余项,企事业单位委托技术开发项目近20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EI收录60余篇(TOP期刊4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8项,软件著作权2项,参编起草国家、协会规范和团体标准6部,其中副主编团标1部。

团队荣获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辽宁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福建省运盛青年科技奖、福建省紫金科技创新奖、大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八届和第十届青年科技奖银奖、全国青年岩土力学与工程第二届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等。

(二)部分国家级课题

拉压复合型锚杆的锚固机理及设计方法研究

交通荷载作用下砂土非共轴变形特性及本构理论

基坑柔性支护技术的理论及设计方法研究

珊瑚砂蠕变和应力松弛效应的细观机制及黏弹塑性本构描述

深部低孔岩石动力与卸载两扰动互导损伤机制及渗透性响应

卸荷条件下岩石渗透性与损伤的协同演化规律及主被动式声学表征

深部岩石蠕变-疲劳交互作用下的时滞性破坏机制与损伤模型

深部裂隙岩体HM耦合作用下的声学特性与参数研究

主应力轴旋转下尾砂“强非共轴性”的宏细观力学机制与本构描述

(三)部分校企合作项目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大断面海底隧道钻爆法开挖围岩累积损伤和渗透性控制新技术

康元轨道交通科技(福建)有限公司:地铁盾构隧道新型装配式外置槽道技术标准开发

福建荣工建设集团:复杂海域环境下超长异型管道整体式沉管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公司:工程废弃泥浆微生物泥水分离技术及机理研究

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公司:基于微生物矿化作用的隧道衬砌结构裂缝主被动结合式修复研究

厦门上能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治理综合管廊渗漏关键技术研究

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吹填土传统预压法及无砂垫层真空预压法在市政道路路基处理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厦门华岩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厦门花岗岩残积土基本物理力学参数的统计分析研究

漳州市漳东公司:漳州沿海大通道(滨海一级疏港公路)漳浦段试验段工程技术服务

大连理工大学:卸荷和蓄水条件下高陡边坡裂隙岩样渗透特性演化与伴随声发射测试

厦门源昌城建集团有限公司:拉压复合型锚杆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

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拉压复合型锚杆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木兰溪防洪堤坝穿越福泉高速安全性分析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环湄洲湾北岸尾水排放管道工程风险评估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金钟水利枢纽引水配套工程石门澳支线深基坑开挖对高速高架桥桩影响计算分析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莆田城港大道盖挖深基坑变形计算分析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东圳水利枢纽引水配套工程桩撑式基坑开挖对邻近桥桩影响分析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厦高铁梅山特大桥提篮拱跨越莆永高速公路岐厝高架桥施工方案风险评估

(四)部分授权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异型双排桩的连接板

一种用于异型双排桩的梁式连接节点

拉削式抗岩爆锚杆

一种大变形自修复抗岩爆锚杆

生土墙原位对角剪切试验系统及使用方法

双重压缩土样制备装置及制样方法

双重压缩高强生土砖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

一种注浆加固土体承压试验模具及其试验方法

一种基坑土钉支护结构和方法

一种基坑复合土钉支护结构及方法

一种绿色混凝土施工设备及施工方法

一种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用于预应力锚固边坡钢筋混凝土面板的施工方法及混凝土面板的模板成型结构

应用于场地快速加宽的临时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一种压力型锚杆模型在离心场中的工况模拟方法

置于锚杆挡墙混凝土面板内的锚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关闭窗口